雁奴,雁之最小者,性尤机警。每群雁夜宿,雁奴独不瞑,为之伺察。或微闻人声,必先号鸣,群雁则杂然相呼引去。
后乡人益巧设诡计,先视陂薮①雁所常处者,阴布大网,多穿土穴于其傍。人各持束緼②并匿穴中,须其夜艾,则燎火穴外,雁奴先警,急灭其火。群雁惊视无见,复就栖焉。于是三燎三灭,雁奴三叫,众雁三惊;已而无所见,则众雁谓奴之无验也,互唼③迭击之,又就栖然。少选④,火复举,雁奴畏众击,不敢鸣。
乡人闻其无声,乃举网张之,率十获五而仅有脱者。
……冯生工尝为《雁奴说》,叹其以诈相笼、以祸相嫁也,其言日:“奚独雁哉,人固有之。李斯秦之警也,赵高诈燎而胡亥击之,国入于汉;陈蕃汉之警也,曹节诈燎而孝灵击之,家获于魏。由是观之,可不为之大哀邪!”
——宋祁《雁奴后说》(有删减)
(注)①陂薮(bēi sǒu),陂,堤岸、湖边。薮,湖泽通称。②緼,乱麻绳。③唼(shà),水鸟吞食声。④少选,不多久。
【小题1】解释下列加粗的字。
①冯生尝为《雁奴说》(______) ②或微闻人声(_________)
③人各持束緼并匿穴中(______) ④人固有之(__________)
【小题2】请给下面的句子划分句读。(划两处)
后 乡 人 益 巧 设 诡 计
【小题3】翻译句子。
①已而无所见,则众雁谓奴之无验也。
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③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小题4】从表达方式来看,本文有什么写作特点?文章讽喻了怎样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