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文言文阅读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
【小题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扁鹊桓侯而还走    望:远远地看
B.十日:    居:居住
C.不治将深  益:更加
D.使人扁鹊  索:寻找
【小题2】选出和“寡人无疾”中“疾”的意思相同的一项(  )
A.深恶痛疾B.积劳成疾
C.大声疾呼D.手疾眼快
【小题3】下列加点“之”字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B.君之病在肠胃
C.针石之所及也D.司命之所属
【小题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文出自《韩非子·喻老》。作者韩非,战国末期重要的思想家。文中扁鹊,战国时医学家,因医术高明,所以人们就用传说中上古名医扁鹊的名字来称呼他。
B.现代汉语中“疾”和“病”是同义词,在古代有病情轻重之分,“病”比“疾”重。
C.扁鹊作为一代名医,当蔡桓公病情加重以后,扁鹊却“望桓候而还走”,说明扁鹊医术高明,在很远就能看出人有没有病,但他却没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对病人没有做耐心细致的工作,望而“还走”是为了逃避,方法生硬简单。
D.《扁鹊见蔡桓公》说明了盲目自信,讳疾忌医必伤自身的道理,告诫人们不要掩饰自己的缺点错误,要敢于正视自己,敢于接受别人的批评劝告。
【小题5】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2)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
上一题 下一题 0.4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02-23 12:39:4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