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昔晋公子重耳出亡,过郑,郑君不礼。叔瞻谏曰:“此贤公子也,君厚待之,可以积德。”郑君不听。叔瞻又谏曰:“不厚待之,不若杀之,无令有后患。”郑君又不听。及公子返晋邦,举兵伐郑,大破之,取八城焉。晋献公以垂棘之璧,假道于虞而伐虢,大夫宫之奇谏曰:“不可。唇亡而齿寒,虞、虢相救,非相德也。今日晋灭虢,明日虞必随之亡。”虞君不听,受其璧而假之道。晋已取虢,还,反灭虞。此二臣者皆争于腠理者也,而二君不用也。然则叔瞻、宫之奇亦虞、虢之扁鹊也,而二君不听,故郑以破,虞以亡。故曰:“其安易持也,其未兆易谋也。”

(注释)①叔瞻:是春秋时期郑国的宰相。②虞:与下文的虢(guó)都是古代诸侯国名。③腠理:皮肤肌肉的纹理。这里比喻祸害刚露苗头时。
【小题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①昔晋公子重耳出    亡:___________
道于虞    假:___________ 
③无令有后  患:___________
灭虞 反:___________
【小题2】下列句中加着重号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受其璧而假道 公将鼓(《曹刿论战》)
B.唇亡齿寒 乃记之去(《小石潭记》)
C.争腠理者也   皆以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D.垂棘之璧 先帝不臣卑鄙(《出师表》
【小题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虞君不听,受其璧而假之道。
(2)其安易持也,其未兆易谋也。
【小题4】郑国、虞国破亡,而《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齐国“战胜于朝廷”,其原因分别是什么?
上一题 下一题 0.4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04-12 10:46:4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