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失,可据理臆断欤?
(选自《河中石兽》)
(乙)楚人和氏①得玉璞楚山中,奉而献之厉王。厉王使玉人相之。玉人曰:“石也。”王以和为诳,而刖②其左足。及厉王薨③,武王即位。和又奉其璞④而献之武王。武王使玉人相之。又曰:“石也。”王又以和为诳,而刖其右足。武王薨,文王即位。和乃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泪尽而继之以血。王闻之,使人问其故,曰:“天下之刖者多矣,子奚哭之恶也?”和曰:“吾非悲刖也,悲夫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此吾所以悲也。”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遂命曰:“和氏之璧。”
(选自《韩非子·和氏第十三》)
(注)①相传名为卞和,春秋时楚国人。②刖:读yuè,古代一种断脚的刑罚。③薨:读hōng。古代大臣或诸侯的死。④璞:未经加工藏有玉的石头。
【小题1】选出对加点字理解错误的一项( )A.如是再啮:冲刷《河中石兽》 |
B.宜乎众矣:应当《爱莲说》 |
C.关山度若飞:越过《木兰诗》 |
D.即更刮目相待:更加《孙权劝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