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
王安石在相位,子妇①之亲萧氏子至京师,因谒公,公约之饭。翌日,萧氏子盛服而往,意为公必盛馔②。日过午,觉饥甚而不敢去。又久之,命坐,果蔬皆不具,其人已心怪之。酒三巡,初供胡饼两枚,次供猪脔③数四,顷即供饭,旁置菜羹而已。萧氏子颇骄纵,不复下箸,惟啖胡饼中间少许,留其四傍。公取自食之,其人愧甚而退。
注:①儿子的媳妇。②馔(zhuàn):食物。③脔(luán):切成小块的肉。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因谒公 谒:拜见 |
B.觉饥甚而不敢去 去:前往 |
C.其人已心怪之 怪:怪怨 |
D.萧氏子颇骄纵 颇:非常 |
【小题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公约之饭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
B.意为公必盛馔 贤能为之用 |
C.觉饥甚而不敢去 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短浅 |
D.留其四傍 其真无马邪? |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有误的一项是
A.王安石请萧氏子吃饭,却故意很迟才开饭,又以简单的菜肴招待他,表现了他的吝啬与傲慢。 |
B.萧氏子特意拜访当朝宰相王安石,以为能尽享豪宴,反映了他贪图富贵、趋炎附势的性格。 |
C.王安石拾取萧氏子吃剩的胡饼来吃,用实际行动批评了这个娇生惯养的萧氏子,让他羞愧离去。 |
D.王安石对萧氏子之流非常反感,趁其拜访之际,有意地用约他吃饭的方式来教训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