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

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

眼中了了,心下匆匆,方寸无多,往来应接不暇,如看场中美色,一眼即过,与我何与也?千古过目成诵,孰有如孔子者乎?读《易》至韦编三绝,不知翻阅过几千百遍来,微言精义,愈探愈出,愈研愈入,愈往而不知其所穷。虽生知安行之圣,不废困勉下学之功也。东坡读书不用两遍,然其在翰林读《阿房宫赋》至四鼓,老吏苦之,坡洒然不倦。岂以一过即记,遂了其事乎!惟虞世南、张睢阳、张方平,平生书不再读,迄无佳文。

且过辄成诵,又有无所不诵之陋。即如《史记》百三十篇中,以《项羽本纪》为最,而《项羽本纪》中,又以钜鹿之战、鸿门之宴、垓下之会为最。反覆诵观,可欣可泣,在此数段耳。若一部《史记》,篇篇都读,字字都记,岂非没分晓的钝汉!更有小说家言,各种传奇恶曲,及打油诗词,亦复寓目不忘,如破烂厨柜,臭油坏酱悉贮其中,其龌龊亦耐不得!

【小题1】本文是_____代文学家郑燮的作品,出自《_______》(书名)。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读《易》至韦编三绝。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虞世南、张睢阳、张方平“迄无佳文”,原因是读书不深入。
B. 写孔子、苏轼读书的事例,表明圣贤要有所成就也必须勤奋苦读。
C. 作者认为《史记》中最值得“反复诵观”的只有《项羽本纪》。
D. 作者反对“过目成诵”和“无所不诵”的读书态度和方法。
上一题 下一题 0.65难度 课外阅读 更新时间:2019-08-17 10:47:5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