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
晋太和中,广陵人杨生畜一狗,甚爱怜之,行止与俱。后生饮醉,行大泽草中,眠,不能动。时方冬月燎原①,风势极盛。犬乃周章②号唤,生醉不觉。前有一水坑,狗便走往水中,还,以身洒生左右草上,如此教次,周旋跬步③,草皆沾湿,火至免焚。生醒,方见之。
尔后生因暗行④,堕于空井中。狗呻吟彻晓。有人经过,怪此狗向井号⑤,往视,见生。生曰:“君可出我,当有厚报。”人曰:“以此狗与我,便当相出。”生曰:“此狗曾活我,不得相与,余即无惜。”人曰:“若尔⑥,便不相出。”狗乃引颈视井,生知其意,乃许焉。乃语路人云:“以狗相与。”即而出之,系之而去,犬时时顾。后五日,狗夜走还。
(选自《搜神后记》)
(注释)①燎厚:野火旺盛。②周章:急得团团转。③跬步:半步,④暗行:晚上赶路。⑤号:嚎叫。⑥尔;这样。
【小题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准确的一项是( )
A. 乃
语路人 语:告诉;对……说
B. 狗夜
走还 走:步行
C.
怪此狗向井号 怪:对……感到奇怪
D. 系之而
去 去:离开
【小题2】下列选项中,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犬乃周章号唤 其一
犬坐于前
B. 狗呻吟彻
晓 晓驾炭车辗冰辙
C.
若尔,便不相出
若屈伸呼吸
D. 狗乃
引颈视井 下车
引之
【小题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A. 堕
于空井中 非得一人
于井中也
B. 即
而出之 学
而不思则罔
C. 方见
之 久
之,目似瞑
D.
以狗相与 静
以修身
【小题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评价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从“巧救杨生免于火灾”“为救杨生跟随路人回家”“从路人家逃离回到杨生身边”可以看出这是一只神奇的狗。
B. “狗乃引颈视井,生知其意,乃许焉。”从这一细节可知这只狗最终听从杨生的话跟路人走了。
C. 晋朝太和年间,广陵人杨生养了一只狗,非常喜爱它,出行时常把狗带在身边。
D. 文中“生曰:‘此狗曾活我,不得相与,余即无惜。’”这一处语言突出地表现了杨生对狗的“甚爱怜之”。
【小题5】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此狗曾活我,不得相与,余即无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即而出之,系之而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