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陋室铭》刘禹锡)
(乙)王欢字君厚,乐陵人也。安贫乐道,专精耽①学,不营产业,常丐食诵诗虽家无斗储②意怡如③也,其妻患之,或焚毀其书而求改嫁,欢笑而谓之曰:“卿不闻朱买臣④妻邪?”时闻者多哂⑤之,欢守志弥固,遂为通儒。
(节选自《晋书·王欢传》)
(注释)①耽:极爱好。②斗储:一斗粮食的贮存。③意怡如:内心还是安适愉快的。⑨朱买臣:家境贫苦而读书不懈,其要嫌其贫穷而离他改嫁。后他为会稽太守,前妻要和好,遭拒。⑤哂:讥笑。
【小题1】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常丐食诵诗/虽家无/斗储意怡如也。 |
B.常丐食诵诗/虽家无斗储/意怡如也。 |
C.常丐食/诵诗虽家无斗储/意怡如也。 |
D.常丐食/诵诗虽家无/斗储意怡如也。 |
A.乡书何处达/或焚毁其书 |
B.国人道之/安贫乐道 |
C.谈笑有鸿儒/遂为通儒 |
D.何陋之有/其妻患之 |
A.甲文写矮山因仙人而名,浅水因神龙而灵,是为了衬托陋室因室主而雅。 |
B.乙文中,王欢身处贫困,不因妻子改嫁而弃其志,终为一代大儒。 |
C.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叫做“铭”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它一般都用韵。 |
D.乙文写王欢的妻子和周围的人对待王欢的态度,从侧面衬托了王欢安贫乐道的品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