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救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虽有嘉肴》)
[乙]君子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①决焉?
(选自《孟涂文集》)
[注释]①[奚]怎么。A.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反:反省) |
B.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达:到达) |
C.教学相长(长:促进) |
D.舍问,其奚决焉(舍:放弃,舍弃) |
A.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
B.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
C.只辱于奴隶人之手 |
D.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
A.选文[甲]论述了教与学的关系,选文[乙]论述了学与问的关系。 |
B.选文[甲]的中心论点是“教学相长也”,选文[乙]的中心论点是“君子之学必好问” |
C.选文[甲]开头“虽有嘉肴”一句设喻类比,引出“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为引出下文教与学关系的论述作铺垫。 |
D.两文的论证方法不同,选文[甲]主要是道理论证,选文[乙]是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论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