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赏秋境荻花
荻花秋瑟瑟
◆项丽敏
①仲秋的一天,我走在一条小道上,不远处,一片荻花逆光而立,令人神醉。

②荻花就是《诗经》里的蒹葭,只是蒹葭这个词过于古老、书面化,不适合日常使用。日常生活中,人们大多习惯叫它芭茅、蒲苇花或芒草。众多名号里,我比较喜欢的还是荻花,可能是受几位诗人的影响,荻花开在她们的诗行间,自在、宁静、脆弱又坚韧。
③荻花常见于旷野、溪畔与河边,生性喜水,也喜荒僻,越是无人的地方它越是恣意。张爱玲说:“在不与人交接的场合充满生命的欢欣。”这话用荻花身上也很妥帖。
④荻花开在白露时节,花穗下垂,呈烟花状四面分散,初开时为绛紫色,霜降后花穗转白。荻花的白是花白,像暮霭降下之前微茫的天色,有些苍凉,又有说不出来的温暖与亲切,犹如家中长者两鬓的白发,让人想伸出手去抚摸,想把脸轻轻贴上去。
⑤芭茅扬穗的时间就早多了,在春夏交接之际。芭茅初开时也是绛紫色,慢慢地颜色褪淡,转为浅棕,再转淡黄。若没人收割,芭茅会一直伫立在那里,扛着一面小黄旗,直到与秋天的荻花会合。此时芭茅的花絮早已飞尽,茎秆在风里摇摆起伏。
⑥蒲苇花和荻花几乎同时扬穗,它们是约好了在秋天会面的密友。蒲苇花的色泽银亮,初开时花穗银矛般插在路边和山间,隐隐地透着兵戈气。夕阳从山巅投过来,似一束眷恋的目光,拥抱着蒲苇花和它在水里微漾的倒影。蒲苇花此时看起来更像是银色火焰,喧哗又寂静,也像牧神献给仙女的情歌,缭绕在百鸟归林的旷野。
⑦芒草花穗棕黄,和荻花开在一处,难以分辨,知情者发现它们最明显的区别在于茎秆,荻花的茎秆是中空的,芒草的茎秆则是实心,柔韧结实,编草席最好。“使得秋野遍饶情味者,莫非就是这些芒草吗?其穗端泛红,色甚浓郁,当朝露濡湿之即,试问还有比这更可赏的吗?”《枕草子》里这三言两语,便将芒草的情态刻画得栩栩如生。但我又觉得,清少纳言写的芒草就是我眼前所见的荻花。和芒草比起来,荻花的名字确实更富情味,暖色调的伤怀之美,而芒草呢,听上去有“如芒在背”的不安感,色冷,甚至有些凄凉。
⑧在秋风瑟瑟的山野漫行,眼前除了飘落的黄叶已无甚可看的了,使人不免生出人生清冷的感慨,然而只要有一片荻花开在那里,就会让目光陡然亮起,心头生出温热,就像一个游子,在无所着陆的荒寂中,突然看到了久违的亲人,看到心之所系的、遥远又亲密的故园。
【小题1】通读全文,用最简洁的语言说说作者从哪些方面介绍了荻花?
(1)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3)荻花与芭茅、蒲苇和芒草的区别
【小题2】“若依照植物学的严谨,细究起来,荻花、芭茅、蒲苇花,这些虽同为禾本科,又并非同一事物,之间还是有区别的。”这段话是从文中抽出来的,应还原到哪两段之间最为合适?
【小题3】文章的语言和意境都很淡雅,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⑥段的划线语句。
【小题4】在荻花众多的名号里,作者最喜欢哪一个?请至少说出两点原因。
【小题5】纵观全文,作者对荻花怀有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具体语句加以说明。
【小题6】积累链接:荻花给瑟瑟秋天平添几许生动和温暖,秋日空中的白鹤也给刘禹锡增添几分乐观的豪情,请写出其诗《秋词》中相关的诗句。
上一题 下一题 0.4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7-09-17 11:01:4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