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
培养自己的静能量
鲁 云
①云南省勐海县的贺开茶山上,有几个做茶的年轻人。茶山听起来很美好,呆起来可不好受:远离了都市的繁华,朋友圈就那么几个人,洗个澡、看个电影、吃顿料理都不太方便。虽说是为了创业,怎么能呆得住?有个做茶的年轻人杨景润这样回答:人生就像一杯茶,不会苦一辈子,但总会苦一阵子;26岁的崔亚蕾说得更简单:静下来就好了。  
②静,就是潜下心来,保持安静。有些年轻人缺乏安静的耐心,一味追求高频率,快节奏的生活,一静下来就不***笑答,山上鸟语花香、清风阵阵,也是一种很好的生活。应该只有内心强大的人,才能忍受得住如此寂寥漫长的精神考验,并把它转化为郁郁葱葱的‚精神绿洲吧。  
⑤培养“静能量”,要学会追求安静。但“树欲静而风不止”,安静并非召之即来,要想静下来,须下一番修炼功夫。让自己‚静下来的法子挺多,古人说‚唯读书可以变化气质,读读书,钓钓鱼,下下棋,练练书法,只要有心,无论哪种,久久为功形成习惯,心沉下去,静的境界就升上来了!
⑥培养“静能量”,还要学会享受安静,于安静中汲取养分。当你烦躁不安、百无聊赖时,不妨静下来,想想自己想要什么,适合做什么;当你遭遇挫折、心灰意冷时,不妨静下来,想想自己做错了什么,失败了又如何;当你小有成就、志得意满时,不妨静下来,想想初衷是什么,得到的算什么。  
⑦培养“静能量”,当然不一定要去茶山等偏远的地方修行,只要心无旁骛,处处可以历练,“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培养“静能量”,也不是要搞得暮气沉沉,故作高深。青年像初升的太阳,自然是朝气蓬勃的。不过,于艳阳天里多一缕清风,想必不无裨益。 (选自《人民日报》,本文有删改)
【小题1】通读全文,理清本文的论证思路。
【小题2】结合文章第③自然段写作内容,简要分析其作用。
【小题3】下面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⑤段中提到的“树欲静而风不止”,是说是一个人想追求安静,因受外界许多因素的影响,不是想安静就能安静的。
B.“达摩面壁,静坐九年,影嵌入壁,终悟得大道,开少林寺一脉,传之千年而不衰。”这个补充论据能有力证明第④段中“安静是一种能量,安静的人更自省,做事更专注,收获也会更大”这个观点。
C.第②段中提到有些年轻人──“一味追求高频率,快节奏的生活,一静下来就不习惯,觉得无聊。譬如酒和茶,他们更爱酒的热烈刺激,较少去品茶中滋味。”是说这些年轻人没有真正培养出“静能量”。
D.“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一个人身处静地,就能培养出“静能量”。
上一题 下一题 0.65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7-12-23 01:10:2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