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①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②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⑤。”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③这些自然现象,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物候知识在中国起源很早。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物候学记录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养育往来,如桃花开、燕子来等自然现象,从而了解随着时节推移的气候变化和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
【小题1】选段中①段文字的说明对象是(   )
A.物候现象B.气候变化
C.物候规律D.四季景色变化
【小题2】这三段文字所运用的说明顺序是( )
A.由整体到局部B.由现象到本质
C.由主到次D.由概括到具体
【小题3】这三段文字所使用的主要的说明方法有( )
A.举例子   作比较B.下定义   作比较
C.分类别   下定义D.举例子   下定义
【小题4】下列对文章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①段运用的主要表达方式是记叙,作用是为下文说明大自然的语言作了充分的渲染和有力的铺垫。
B.“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把大自然中无比丰富的物候现象写活了,显得生动形象。
C.“这些自然现象,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这句话运用了下定义的说明方法,对物候加以解释。
D.“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这句话运用了下定义的说明方法,抓住了物候学的本质属性对其作了概括说明。
上一题 下一题 0.4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8-06-07 09:04:0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