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刘春龙的《冬日暖阳》一文,完成小题。
冬日暖阳
⑴冬天和夏季的太阳,好像不是一个样子:夏日的太阳蛋黄似的,一出生就晃悠悠的冒着腾腾的热气,灼而烈焰,刺眼;而冬日的太阳呢,虽说红彤彤圆溜溜的,却像月亮一样的苍白无力,温吞水一样的惺忪滞闷,淡而隽永,涣散。
⑵冬日的太阳挂在云上,温暖明媚中略显绵长,如慰藉万物的温床;柔美的阳光透过树枝洒落下来,似有一双双无形而神奇的手,淡泊从容地抚摸着村庄,抚摩着街坊,抚慰着懒洋洋的人世间。悠远的景色在光影中弥漫,幻化成一幅蕴含静美的画卷。
⑶在乡村,它喜欢藏娇在清寒的草垛中,蒸发着“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温暖的绵香,书展着“向阳门第春常在,勤劳人家庆有余”美好的温馨。
⑷阳光下,一堆堆,一坨坨,一座连着一座,积叠在地头、路边,院旁、河口的草垛,像散在村庄的一枚枚丰收的蚕茧,又像落在故乡大地上蓬勃的云朵。披上了阳光外衣的草垛,是乡村一位位迎来送往的使者,光溜溜的,朴实而静默。
⑸大人出外打工,孩子们就像这些留守的草垛。阳光铺在草垛上,草垛便灿灿地闪着金黄色的光芒,温婉地散出热乎乎的味道,童年清浅的诗意并在这里栖息。女孩子喜欢文静地依靠着草垛,在阳光下读书或踢踢毽子;调皮的男生们呢?多般是围在草垛, 挤啊挤,时不时挤到乱蓬蓬的草堆里面去,嬉笑着在那里捉迷藏。玩累了,直接懒懒的躺在向阳的草垛上,周身散发着阳光的香气,全然不顾那些草尖麦芒,把脖子刺得生疼。
⑹“鸡蛋!”“一窝鸡蛋!”
⑺“我家的!”“是我家的!”孩子们蓦然鱼跃而起,争吵着,抢夺着,垛晃草飞,热气腾腾。
⑻城里的冬日阳光,似乎喜欢贴在朝阳的墙角上,这块地方就是老年人的乐园。老人们喜欢背靠墙壁坐着, 或半躺在椅子上,尽情地享受着冬日暖阳带来的惬意,慈祥而淡定。他们可以很慵懒地眯着双眼,把暖暖的阳光过滤得五彩斑斓;也可以在这里捧壶品茗,慢慢地梳理自己的故事;还可以一边尽情享受那阳光的温暖,一边相互侃侃生活的琐事。时光美妙,好像只有这个时候,他们的记忆才会非常好,津津有味地叙述着那些陈谷子烂芝麻的细枝末节,一种释然的快乐,娓娓道来,让人如临其境也让人羡煞这样的生活。
⑼难得今天温暖的阳光,穿着花衣裳的小狗也来凑热闹,依着温暖的墙角,用后背在砖块上蹭痒,时不时地咀嚼着,一定是在朵颐着阳光的味道吧,其乐也融融。
⑽寒风不分城乡,一样的摇晃着树的影子,几片未凋落的叶子,始终保持积极、乐观的面目,小鸟似的倔强地蜷缩在枝梢上。
⑾“啊……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缤纷的冬日,无私的阳光伴和着歌声,靓装着“冬日暖阳--爱心帮扶”的条幅,显得格外醒目。阳光如此美丽,透澈着生命的颜色,洋溢着情怀的气息,闪烁着爱心的色彩,洒满了校园、敬老院......留守的老人小孩们沐浴着流淌的暖阳,手捧着这情深深、暖烘烘的礼物,热泪盈眶,欢呼雀跃,在仁德感恩里,在天真烂漫中,开心地释放着自己的快乐,瞬间,似乎被阳光融化。同在一片蓝天下,暖暖的天地也属于他们,那样美好,那般温馨,那么幸福。
⑿生活需要阳光,更需要阳光所带来的温暖。阳光有七彩,温馨地散发出美好与梦想的光环,这是爱的色彩,把心装点得绚丽斑斓。
⒀冬季有暖阳,无处不在,不会寒冷,不会寂寞。
【小题1】结合短文内容,理解标题“冬日暖阳”的含义。
【小题2】文围绕“冬日暖阳”生动描绘了两幅生活场景,请你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
【小题3】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文中的画线句子。
(1)披上了阳光外衣的草垛,是乡村一位位迎来送往的使者,光溜溜的,朴实而静默。
(2)他们可以很慵懒地眯着双眼,把暖暖的阳光过滤得五彩斑斓;也可以在这里捧壶品茗,慢慢地梳理自己的故事;还可以一边尽情享受那阳光的温暖,一边相互侃侃生活的琐事。
【小题4】下列两则材料,都写了夏季的太阳,试分析写作意图的不同之处。
材料1:夏日的太阳蛋黄似的,一出生就晃悠悠的冒着腾腾的热气,灼而烈焰,刺眼。
材料2:太阳刚一出来,地上已经像下了火。一些似云非云似雾非雾的灰气低低地浮在空中,使人觉得憋气。一点风也没有。
(老舍《在烈日和暴雨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