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 。
——节选自《陈涉世家》
(2)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一一节选自《唐雎不辱使命》
(3)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节选自《出师表》
(4)子墨子见王,曰:“今有人于此,舍其文轩,邻有敝舆而欲窃之;舍其锦绣,邻有短褐而欲窃之;舍其粱肉,邻有糠糟而欲窃之——此为何若人?”……子墨子曰:“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虽杀臣,不能绝也。”
—一节选自《公输》
(5)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也,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节选自《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6)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节选自《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7)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戒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节选自《鱼我所欲也》
(8)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鶵,子知之乎?夫鹓鶵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
——节选自《惠子相梁》
【小题1】下面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吴广素爱人 素:平素 (《陈涉世家》) |
B.人恒过然后能改 过:犯错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
C.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得: 感激 (《鱼我所欲也》) |
D.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国: 国家 (《惠子相梁》) |
【小题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
B.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
C.以塞忠谏之路也 徒以有先生也 |
D.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呼尔而与之 |
【小题3】下列加点词语用法不同于其他各项的是( )
A.乃丹书帛曰“陈胜王” (《陈涉世家》) |
B.天下缟素 (《唐雎不辱使命》) |
C.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 (《公输》) |
D.惠子相梁 (《惠子相梁》) |
【小题4】下列各句的句式与例句不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A.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陈涉世家》) |
B.此悉贞良死节之臣 (《出师表》) |
C.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鱼我所欲也》) |
D.此为何若人 (《公输》) |
【小题5】将下列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2)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