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甲、乙两段选文,完成后面小题。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范文正公①,苏人也。平生好施与,择其亲而贫、疏而贤者,咸施之。方贵显时,置负郭②常稔之田③千亩,号曰“义田”,以养济群族之人。……初公之未显贵也,尝有志于是④矣,而力未逮者二十年。既而为西帅,及参大政,于是始有禄赐之入,而终其志。公既殁⑥,后世子孙修其业⑦,承其志,如公之存也。公虽位充⑧禄厚,而贫终其身。
殁之日身无以为敛⑨子无以为丧。惟以施贫活族之义,遗其子而已。……公之忠义满朝廷,事业满边隅,功名满天下,后世必有史官书之者,予可无录也。独高其义,因以遗其世云。
(节选自《古文观止》之《义田记》,作者钱公辅)
【注】①范文正公:范仲淹,卒谥文正。②负郭:靠近城郭。③常稔(rěn)之田:常熟之田、良田。④是:指“养济群族之人”。⑤逮:及。⑥殁:(mò)死。⑦修其业:指主持义田之事。修,遵循。⑧充:本意是实,满,充足。这里引申为“高”的意思。⑨敛:为死者易衣为小敛,死者入棺为大敛。敛,与“殓”同。
【小题1】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先天下之忧而忧(在……之前) |
B.予尝求古仁人之心(请求) |
C.咸施之(全,都) |
D.而终其志(心愿,志向) |
【小题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微斯人,吾谁与归?
(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3)公虽位充禄厚,则贫终其身。
【小题3】用“/”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殁之日身无以为敛子无以为丧
【小题4】甲、乙两文都体现了范仲淹远大的政治抱负:____________(用甲文语句回答)。乙文作者高度赞扬范仲淹并表明本文写作缘由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