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阅读下列文章,回答问题。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马说》)
【乙】《诗》曰:“济济多士,文王以宁。”孔子曰:“十室之邑, 必有忠信。”非虚言也。陛下秉①四海之众,曾亡柱干②之固守于四境?殆③开之不广,取之不明,劝之不笃。《传》曰:“土之美者善养禾,君之明者善养士。”中人④皆可使为君子。诏书进贤良,赦小过,无求备,以博聚英俊⑤。
(节选自《汉书•李寻传》,有改动)
【注释】①秉:执掌。②柱干:比喻担当重任的人。③殆:大概。 ④中人:中等资质的人6⑤英俊:杰出人物。
【小题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故虽有名马  名之者谁
B.食不饱,力不足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
C.策之不以其道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D.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小题2】把【甲】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小题3】“也”常表示某种语气,同时暗含情感。结合【甲】文第一段 的内容,说说其结尾的“也”字暗含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小题4】根据【甲】文和【乙】文的内容,用自己的话填空。
两文都在谈人才问题,都认为社会上有人才。人才怎样才能不被埋没?【甲】文用托物寓意的写法,强调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文用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论证方法,强调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一题 下一题 0.4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8-04-12 10:06:5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