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乙)徐伯珍字文楚,东阳太末人也。伯珍少孤贫,学书无纸,常以竹箭、箬叶、甘蕉及地上学书。山水暴出,漂溺宅舍,村邻皆奔走;
伯珍累床而坐,诵书不辍。积十年,究寻经史,游学者多依之。太守琅琊王昙生、吴郡张淹
①并加礼辟
②,伯珍应召便退,如此者凡十二焉。吴郡顾欢擿出《尚书》滞义,伯珍训答,甚有条理,儒者宗之。宅南九里有高山,班固谓之九岩山,后汉龙丘苌
③隐处也。二年,伯珍移居之。门前生梓树,一年便合抱。家甚贫窭
④,兄弟四人皆白首相对,时人呼为四皓。建武四年,卒,年八十四。受业生凡千余人。(选自《南史》卷七十六,有删节)
(注)①琅琊王昙生、吴郡张淹:与下文的“吴郡顾欢”都是地名人名。②辟:征召(为官)。③龙丘苌:人名。④窭:贫穷。
【小题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余幼时即嗜学(__________) ②以是人多以书假余(____________)
③村邻皆奔走 (__________) ④甚有条理 (____________)
【小题2】选出与“益慕圣贤之道”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 )
A.孔子云:“何陋之有?” | B.班固谓之九岩山 |
C.虽有千里之能 | D.无丝竹之乱耳 |
【小题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①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②伯珍累床而坐,诵书不辍。
【小题4】宋濂和徐伯珍的读书经历有哪些相同点?徐伯珍能够获得“儒者宗之”,除了因为他“诵书不辍”,还有哪些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