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回答下列小题。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代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与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而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乙)余读书马迹乡之山寺,望其北,一峰翠然高,尝心欲至焉无与偕弗果。
遂一日奋然独往,攀藤葛而上,意锐甚;及山之半,足力倦;止复进,益上,则涧水纵横,草间微径如烟缕,诘屈交错出,惑不可辨识。又益前,闻虚响振动,顾视来者无一人,益荒凉惨栗,余心动,欲止者屡矣,。然终不释,鼓勇益前,遂陟其巅,至则空旷寥廓,目穷无际.
(张裕钊《北山独游记》节选)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潭中鱼可百许头 可:可以 |
B.以其境过清 清:凄清 |
C.顾视来者无一人 顾:环视,回顾 |
D.然终不释 释:放弃 |
【小题2】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以其境过清 能以径寸之木 |
B.乃记之而去 乃悟前狼假寐 |
C.攀藤葛而上 中峨冠而多髯者 |
D.不可知其源 遂陟其巅 |
【小题3】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的解释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甲)文作者身在贬谪之中,一经看到凄凉的环境,忧伤悲凉的心情便会油然而生。 |
B.(甲)文第②段运用嗅觉、视觉、听觉相结合的手法,写出了游鱼的自由快乐。 |
C.(乙)文第②段着力写独游之乐,“足力倦,止复进”反衬出山势险峻。 |
D.(乙)文不仅摹写山形、山色,还以动写静,描绘出一幅清丽隽雅的写意山水图。 |
【小题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漳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小题5】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2处)。
尝心欲至焉无与偕弗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