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诗》曰“济济多士,文王以宁”,孔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非虚言也。陛下秉①四海之众,曾亡柱干②之固守闻于四境,殆开之不广,取之不明,劝之不笃。传曰:“土之美者善养禾,君之明者善养士。”中人皆可使为君子。诏书进贤良,赦小过,无求备,以博聚英俊③。
(节选自《汉书》)
(注释)①秉:执掌。②柱干:比喻担当重任的人。③英俊:杰出人物。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今齐地方千里 地方:______
(2)能谤讥于市朝 讥:______
(3)闻寡人之耳者   闻:______
(4)殆开之不广   殆:______
(5)赦小过   赦:______
【小题2】翻译下列句子。
(1)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2)中人皆可使为君子。
【小题3】(甲)文中的邹忌是怎样讽谏齐威王的?
【小题4】(甲)文中齐国能够“战胜于朝廷”的原因是什么?(乙)文表达的主旨是什么?
上一题 下一题 0.4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8-06-19 12:14:5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