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乙]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小题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与“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中的“之”相同的是(   )
A.肉食者谋之B.辍耕之垄上
C.域民不以封疆之界D.天下顺之
【小题2】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
(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________)
(2)亲戚畔之(________)
(3)小惠未徧(________)
(4)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________)
【小题3】翻译句子。
(1)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2)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小题4】在甲段中,曹刿认为作战能取胜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乙段作者阐述了自己的什么主张?他们的政治主张有什么共同点?中国历史上有许多“得民心”的君王,请简述一例。
上一题 下一题 0.4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8-06-21 12:47:1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