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乙)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之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之。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注]①鄙:边境。②南海:指佛教圣地普陀山,在今浙江舟山群岛东部海域。③瓶:水瓶。④钵:和尚用来盛饭食的器皿。⑤顾:却,反而。
【小题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曾不能毁山之一______
(2)一雍南______
(3)子何而往______
【小题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惧不已也 真无马邪
B.山不加增 何苦不平
C.残年余力 告富者
D.吾欲南海 黄鹤楼送孟浩然广陵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2)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
【小题4】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甲文中,写愚公与智叟辩论的作用是突出愚公移山的意志之坚。
B.甲文中,从对愚公和智叟这两个人物的命名来看,作者对愚公精神是持否定态度的。
C.甲、乙两文都运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来突出人物形象。
D.从这两篇选文中可以得出这样一个共同的道理:人立志后,要付诸行动。
【小题5】愚公移山,最后还是依靠神仙的力量把两座大山搬走的,对于这样的结尾,有人认为好,有人认为不好。请说明你的观点,并阐述理由。
上一题 下一题 0.65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8-08-25 03:38:5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