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文)阅读《观沧海》回答问题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耸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小题1】(小题1)对“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句意理解正确的是( )
A.日、月的运行,都是从大海里升起又降落;银河灿烂,也好像是发源于沧海之中。 |
B.日、月朗照大海,星星闪烁,辉映于海面。 |
C.太阳、月亮、星光灿烂的银河,好像都是从海里升起又落到海里去了一样。 |
D.太阳月亮不停运转、银河灿烂,它们有的没入海底,有的投映到海面。 |
【小题2】(小题2)判断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①“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两句开篇点题,交代了观察的方位、地点以及观察的对象。(______)
②“临”字统领全篇,以下十句,都是写海上的景象。(______)
③“水何澹澹,山岛竦峙”两句全景式地描绘了大海那种苍茫动荡的气势。(______)
④这首诗前八句是实写,后六句是虚写。(______)
⑤“水何澹澹”是描写无风时海面水波动荡的样子,“洪波涌起”是描写有风时大海波涛汹涌的壮阔气势。(______)
⑥这首诗通过写景抒情,借勾画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抒发了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______)
【小题3】(小题3)对这首诗理解最正确的一项是( )
A.诗人先写山岛风光,再描绘海面景色,最后抒写自己的情怀。 |
B.诗人立足于山岛,先远观,再近观,最后抒写自己的情怀。 |
C.诗人先实写,再虚写,最后抒情。 |
D.先全景式地展现大海景象,再描绘岛上风光,最后在描绘大海波涛汹涌的基础上,借拟写大海吞吐日月的气势来抒发自己壮阔的情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