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文)(甲)醉翁亭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日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舞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看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タ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乙)饶州路
①大饥,米价翔踊
②,总管王都中
③以官仓之米定其价为三等,言于江浙行省,以为须粜
④以下等价,民乃可得食,未报,辄于下等减价十之二,使民就粜。行省怒其专擅,都中日:“饶去杭几二千里,比
⑤议定往还,非半月不可。人七日不食则死,安能忍死以待乎!”其民相与言日:“公为我辈减米价,公果得罪,我辈当鬻
⑥妻子以代公偿。”行省方悟,都中乃得免。
——节选自《续资治通鉴》,有改动
(注释)①路:元代行政区划单位。②翔踊:物价飞涨。③王都中:字符俞,元代官员,官至两任行省参知政事。④菜:卖出粮食。⑤比:等到⑥鬻(yù):卖。
【小题1】(小题1)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秀:①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②佳木秀而繁阴 |
B.谓:①太守谓谁 ②予谓菊 |
C.一:①长烟一空 ②上下一白 |
D.临:①把酒临风 ②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
【小题2】(小题2)翻译下面句子。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小题3】(小题3)从写景的角度赏析句子: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小题4】(小题4)甲文中欧阳修被贬官至滁州,爱民亲民。乙文中王都中擅自降米价,惹怒上司。请结合两个语段,用自己的话说说百姓对他们有什么反应?说说这样写有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