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水益涩①,曳舟不得进。陆行六七里,止药师寺。寺负紫芝山,僧多读书,不类城府。越信宿,遂缘小溪,益出山左,涉溪水,四山回环,遥望白蛇②蜿蜒下赴大壑,盖涧水尔。桑畦麦陇③,高下联络,田家隐翳竹树,樵童牧竖相征逐,真行画图中!欲问地所历名,则舆夫朴野,不深解吴语,或强然诺,或不应所问,率十问仅得二三。越二岭,首有亭当道,髹书④“雪窦山”字。
——《雪窦游志》节选
(二)金鸡之峰,有三松焉,不知其几百年矣。微风拂之,声如暗泉飒飒走石潄⑤;稍大,则如奏雅乐;其大风至则如扬波涛又如振鼓隐隐有节奏。方舟上人⑥为阁其下,而名之曰松风之阁。予尝过而止之,洋洋乎若将留而忘归焉。盖虽在山林而去人不远,夏不苦暑,冬不酷寒,观于松可以适吾目,听于松可以适吾耳,无外物以汩⑦其心,可以喜乐,可以永日,又何必濯颖水而以为高,登首阳而以为清也哉?
——《松风阁记》节选
(注释) ①涩:不通畅。②白蛇:喻指清澈而细长的水流。③陇:通“垄”。④髹(xiū)书:用赤黑色的漆写。⑤石潄(lài):沙石上的急流。⑥上人:和尚。⑦汩(gǔ):乱。
【小题1】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率十问仅得二三 |
B.佛印绝类弥勒 僧多读书,不类城府 |
C.高可二黍许 观于松可以适吾目 |
D.不足为外人道也 方舟上人为阁其下 |
A.其大风至/则如扬/波涛又如振鼓/隐隐有节奏。 |
B.其大风/至则如扬波涛/又如振鼓隐隐/有节奏。 |
C.其大风至/则如扬波涛/又如振鼓/隐隐有节奏。 |
D.其大风/至则如扬/波涛又如振鼓隐隐/有节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