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四)阅读《菜有菜味,鱼有鱼味》一文,完成各题。

大刘在深山老林的水库边开了一家餐馆,做各种菜食,最出名的,是他的鱼汤。

每天早晨,大刘早早到水库边挑选鱼,有时候,鱼刚刚从水库里捞出,活蹦乱跳的,买回家把鱼收拾利落,撒上一点点盐,腌上,开始烧锅。

锅是从山窝窝里扒出的泥做的地锅,地锅烧柴火,柴火是树上落下的松枝落针。火苗噼噼啪啪地响着,热烈地舔着锅底,铁锅迅速感应起来,松香和铁锅相互浸润,热得烤脸。

有路过的客人吸溜一下鼻子,大声地问:什么味道,真香!大刘笑笑,说:做鱼呢。

用一抹白色猪油,只是把铁锅涂均匀,锅里没有一滴油,切三片生姜,放进去,刺啦一声,香气晕染得更远。

拎着鱼尾,鱼头冲下,把鱼顺到锅底,头左尾右,完美的弧线,铁锅更加欢快地响,嗞嗞冒烟。撤火,用小火慢慢地炕,把鱼的一边炕黄,用松木做的大木铲翻面,两边炕黄。

添火,大火又熊熊燃烧起来,加一大锅热水,水开了,上下翻腾,用中火,烧20分钟,汤浓气香。掀开锅盖,稍稍放些盐,轻轻搅拌,乳白色的鱼汤随波荡漾,像是春心荡漾的杨柳,抚着旭日的湖面。

起锅,加一点点老陈醋,滴两滴小磨香油,放三片香菜叶子,翠绿绿的点缀着热气腾腾的湖面

有等不及的客人大叫:这香气,越闻越饿,大刘,赶紧上啊。

大刘把鱼盛在大汤盆里,一溜小跑,端上来,说:我给你们打个9折行不行?

有人乐道:太行了!谁不喜欢打折啊。

大刘说:外面有一个卖瓜子的老太太,带着个小孙女,挺可怜的,我给她们盛一碗鱼汤,好吗?客人探头一看,艳日下,真是一个老太太,带着一个小女孩卖瓜子,说:麻烦你再去买两包瓜子。

大刘端着一大碗鱼汤,送给老太太,再买两包瓜子,老太太连连作揖,从怀里拿出一个大馒头,一掰两半,和孙女欢天喜地地吃起来。

这9折鱼汤中的一碗,有时候是送给打柴的,有时候送给卖野菜的,喝过鱼汤的人都说,大刘的鱼汤真鲜。大刘说:能不鲜吗?刚出水的鱼。

有人说:大刘,你那鱼什么调料也不搁,为什么那么好吃?

大刘说:菜有菜味鱼有鱼味,它本来的味。水库里的鱼喝的水是从这个山上渗出来的,地锅是这个山上的泥做的,柴火是这个山上的松枝,这么好的风水,老天早就把香气放里面了,我再放,多余。

作家乔叶曾在一篇文章里说,所有的食材都有物性,物性不会说话,它也不用说话,它的颜色、气息、质地都明明白白地在替它们说话呢,说的还可能是再实不过的实话……比如西瓜瓤上火,西瓜皮却去火……橘子肉上火,橘子皮却去火,世间万事万物,金木水火土,老天早把它平衡好了。

《红楼梦》里刘姥姥在大观园里吃的那口茄子,大概得用20只鸡来煨它,那已经不是吃茄子了,吃的是富贵。茄子吃到这个份上,早已失去了本真的味道,失去本真的味道,是件很可怕的事情,你会不认识自己,迷失自己。

像大刘说的,菜有菜味鱼有鱼味,人也要有人味,世界才会有香气。

【小题1】“喝过鱼汤的人都说,大刘的鱼汤真鲜。”请概括大刘的鱼汤“真鲜”的原因。
【小题2】大刘卖鱼汤给客人“打9折”的原因是什么?
【小题3】结合全文,请你谈谈对最后一段话中“人味”和“香气”两词的理解
A.
【小题4】选出对选文画线句的解读与分析有错误的一项:
A.“一点点”“两滴”“三片”等数量词,写出鱼所放的作料之少,保持了鱼的自然香。
B.“一点点”“翠绿绿”“热气腾腾”等叠词,突出了加醋之少、菜叶色泽之绿、鱼汤热气之盛,表现了鱼的色、味俱佳。
C.“加”“滴”“放”几个动词,写出大刘做鱼汤时的动作,表现他做鱼汤时的独特方式与认真态度。
D.该句与后文乔叶的“食材都有物性”以及大观园里的“茄子”相呼应,显得构思精巧。
上一题 下一题 0.65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05-07 03:52:3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