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

初,康居贫,尝与向秀共锻于大树之下,以自赡给。颍川钟会贵公子也,精练有才辩,故往造焉。(1) 。良久会去,康谓曰:“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会曰:“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会以此憾之。

及是,钟会言于文帝曰:“嵇康,卧龙也,不可。公无忧天下,以康为虑耳。”因谮:“康欲助毋丘俭,赖山涛不听。昔齐戮华士,鲁诛少正卯,诚以害时乱教,故圣贤去之。康、安等言论放荡,非毁典谟,帝王者所不宜容。宜因衅除之,以淳风俗。”帝既昵听信会,遂并害之。康将刑东市,太学生三千人请以为师,弗许。康顾.视日影,索琴弹之,曰:“昔袁孝尼尝从吾学《广陵散》,吾每靳固之,《广陵散》于今绝矣!”时年四十。海内之士,莫不痛之。

(节选自《晋书·嵇康传》)

(注释)①谮:说坏话诬陷别人。②毋丘俭:与后文“山涛”“华士”“少正卯”都是人名。③非毁:诽谤,诋毁。非通“诽”。④典谟:指礼教。⑤靳固:吝惜。

(乙)

钟士季精有才理,先不识嵇康。钟要于时贤俊之士,俱往寻康。康方大树下锻,向子期为佐鼓排。(2) 。钟去,康曰:“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钟曰:“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

(选自《世说新语·简傲》)

(丙)

赠秀才从军诗

(晋)嵇康

息徒兰圃,秣马华山。流磻平皋,垂纶长川。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嘉彼钓叟,得鱼忘筌。郢人逝矣,谁与尽言。

(注释)①本诗是嵇康送其兄嵇喜入司马氏军幕时所作。②秣马:喂马。③流磻:用石弹打鸟。④垂纶:钓鱼。⑤得鱼忘筌:出自《庄子·外物》,指领会了深妙的义理。⑥郢:楚国的都城。

(评论)叔夜此诗豪壮清丽,无一点尘俗气。……余尝为诸子弟言:士生于世,可以百为,惟不可俗,俗便不可医也。或问不俗之状,余曰:难言也,视其平居,无以异于俗人。临大节而不可夺,此不俗人也。

(节选自黄庭坚《书嵇叔夜与侄榎》)

【小题1】为句中加点词选择正确的义项。
(1)①不可(   )    ②钟去(   )
A.起身    B.兴起    C.产生,出现    D.举用
(2)①以康为虑耳(   )    ②康视日影(   )
A.难道    B.回头    C.探望    D.只是
【小题2】(甲)文为传记,(乙)文为笔记小说,两文都提及“嵇康锻铁”之事,但语言的风格不同。下列两句话摘自两文的空白处。请你将其分别还原,并简述理由。
A.康扬槌不辍,傍若无人,移时不交一言。
B.康不为之礼,而锻不辍。
【小题3】下列对钟会“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这句话的理解评论,有错误的一项是(   )
A.钟会虽不直言回复嵇康,却不甘示弱,一来一往,亦显玄妙。
B.钟会这句话是给自己下台阶,巧妙地化解了自己的尴尬处境。
C.钟会虽未明说,但已领教了嵇康对他的藐视,心怀怨恨。
D.钟会乘兴而来,领悟了嵇康的玄言妙义,于是兴尽而去。
【小题4】有人说,嵇康的《赠秀才从军诗>最显其神采,但后人对这首诗的归类存在争议。你认为它应该属于以下哪一类?为什么?
A.咏怀诗B.赠别诗
【小题5】黄庭坚评论嵇康“其诗清丽,其人不俗”,你如何理解嵇康的“不俗”?请结合上面诗文简要谈谈。
上一题 下一题 0.4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05-25 12:48:3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