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通过化学课程的学习,我们收获很多。
收获一: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1)请用合适的化学符号填空:
①用“”表示氮原子,则“”表示______;  ②地壳中的元素含量第二的元素_____;
③构成硫酸铜的阴离子_________;  ④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3_______;
⑤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气体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
(2)物质的组成及构成关系如图1所示,图1中 ①表示的是______。

(3)图2是氧、硫、氯三种元素的粒子结构示意图。
①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中x的数值是______。
②氧和硫两种元素的化学性质具有相似性的原因是它们原子的______相同。
③氧和氯两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它们原子中的______不相同。
收获二:我们学会了从微观的角度认识物质及其反应。
(1)下列各图中“○”“●”分别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可能表示氧化物的是____。

(2)某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
“○”和“●”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
A.反应物与生成物共有3种物质 B.反应后原子的个数增多
C.该图可示意加热氧化汞的反应 D.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收获三:我们知道常见物质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转化关系.
A、B、C、D、E、F、G是常见的七种物质。它们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A、B是组成元素完全相同的两种无色液体,C、D是两种无色气体,E是暗紫色固体,G是黑色固体,试推断:

⑴ 写出D、F两种物质的化学式:D________,F_________;
⑵ G在反应①中起_______作用;
⑶ 反应②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___,产生气体D、C的体积比为_________。
上一题 下一题 0.65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18-01-05 02:28:4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