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
余春夏秋尝在西湖,但未见寒山而归。甲辰①,同二王参云栖②。时已二月,大雪盈尺。出赤山埠,一路琼枝玉干,披拂照耀。望江南③诸山皑皑云端尤可爱也。庚戌④秋,与白民看雪两堤。余既归,白民独.留,迟⑤雪至腊尽。是岁竟.无雪,怏怏而返。世间事各有缘,固.不可以意求也。
(李流芳《云栖春雪图跋》)
(乙)
甲子嘉平月⑥九日大雪,泊舟阊门⑦,作此图。忆往岁在西湖遇雪,雪后两山出云,上下一白,不辩其为云为雪也。余画时目中有雪,而意.中有云,观者指为云山图,不知乃画雪山耳。放笔一笑。
(李流芳《题雪山图》)
(注释)①甲辰: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 年)。②云栖:寺名。在杭州西湖西面山中,以产竹闻名。③江南:钱塘江南岸。④庚戌: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⑤迟:等待。⑥甲子:明天启四年(1624年)。嘉平月:农历十二月的别称。⑦阊门:苏州古城之西门。A.白民独留 晋陶渊明独爱菊 独出心裁 |
B.是岁竟无 竟不可得 有志者事竟成 |
C.固不可以意求也 求之下流,固颠 根深蒂固 |
D.而意中有云 目似瞑,意暇甚 词不达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