砸壶
周天红
山茶湾一个村子突然就惊开了锅。九爷要砸茶壶。
那把茶壶可不是一般的茶壶,那可是九爷的命根子。一把茶壶,进山的老板最高开了三万元的价钱,九爷都没舍得卖,这下居然要砸了?
山茶湾满山遍野都是茶树,家家户户都有,少说也有一两亩地。开春时节,一挑一背地往观音桥那场镇上送,那阵势,可就热闹了。一条青石古道上人来人往,比年关赶过年场的人气还旺。
山茶湾最出名的不是茶树也不是茶叶,而是茶壶。
山茶湾制壶的手艺,那可是老传统。村子口门前一条小河顺湾顺水流过,那满滩满沟的泥巴,真是制壶的好料。山茶湾后沟那几个老窖,可不是一般的窑,是官窑。官窑能烧制不出好货色吗?九爷祖上三四代人都是操作烧窑制壶的手艺。那手艺,也是炉火纯青了。就说九爷吧,经他的手制作出来的壶,泡上了茶,汤色和香味都是一绝。九爷烧制出来的茶壶,内质清秀,造型別致,雕花刻纹,有品有味,很多进山来收茶叶的老板看得眼睛都不转一下。
山茶湾这地方,好茶叶,再加上有好茶壶,能不出名吗?几十里地界都是叫得响的。收茶叶能倒腾出钱来,收茶壶更能卖钱。好多老板进了山,不知是收茶叶呢还是收茶壶,反正就围着九爷打转转,想在九爷那里挖出点宝贝玩意儿,小发一笔。
九爷手里真有宝贝。那宝贝就是一把茶壶。茶壶不大,精致得很,手柄上雕有龙纹,左右两侧还有两株兰草花饰。一把茶壶冲一回茶,能够两人对聊一杆叶子烟的功夫。那壶泡出的茶,汤色可就是最正宗了。冲上水,一股子浓郁的茶香味扑鼻而起,不爱吃茶的人都要来上一杯或品上一壶。那壶,就是不泡茶冲水,一把空壶拿起来闻闻,那茶香余味儿,都能沁人心脾。九爷千了大半辈子的手艺,最满意的活儿就是那把壶了。
进山来的老板要找他把壶拿出来看一看。
亲威来了要他把壶拿出来瞧一瞧。
有朋友一二十年没见面了,从几十里外翻山越岭地从观音桥走进山茶湾,口里还冒着粗气呢,进门就喊九爷拿壶出来聊一聊。
九爷会聊呀,从自己祖上是怎样制壶的聊到自己是怎样学制壶的,在学制壶那些年又是怎么吃苦用功的,屁股和手板儿又是怎么被楠竹片打得啪啪直响的,现在这山茶湾前山后坡哪些地方的泥巴又是最适合制壶的,都聊开了,都聊透了。每一回来的人都听得意犹未尽,品一口茶,看一眼壶,早就忘了归途。九爷的家里,天天都是人来人往,热闹着呢。
九爷烦聊呀,来一回人要聊一回,心里能不烦吗?九爷终于决定要把那把茶壶砸了。九爷说,就是这把壶,烦死人了。知道这把壶是怎么制出来的吗?自己在家里耗了小半年时间,全靠心静呀。现在还能心静吗?自从九爷得了这把壶之后,再没能制出一把好壶了。制一把好壶!还有时间空得下来吗?
九爷真把那把壶给砸了,砸个稀烂,当着满村人的面,一把甩下去,全是碎片子。九爷砸壶的故事早已过去了好些年。最近这些日子,山茶湾一整个村子,就教李大才是个话题的焦点了。
李大才在村子里也算是个人物,卖过茶叶,倒腾过茶壶,他是村子里最早一个把生意从山茶湾做到现音桥又一直做到城里去的。生意红火的时候,不要说山茶湾了,就是在县城都是有着响当当的名气。
李大才倒霉了,一心想吃成个大胖子,没想到满满的两车货翻下公路倒进了大河里,货没了,车没了,钱也全部赔进去了。
李大才回到山茶湾,成天眯着头打瞌睡,昏天黑地的,把人都睡软了,全身都是瘫的一样。才大下午呢,李大才瘫坐在村子口前的大石头上,半软着身子,就想睡觉。钱没了,老婆把娃也带跑了,大半辈子了,还是一个人的日子,心里苦呀,就只有打瞌睡的念头。
老爹指了指,说,大才呀,当年,九爷砸那把壶,真就是在你现在坐着的这砣大石头上砸的。
你知道九爷为什么要砸那把壶吗?老爹问了句。
李大才摇了摇头。
老爹说,砸壶,砸掉过去,一切就都好了。
李大才一惊,被老爹的话震住了。老爹说话从来都是大着声的,在山茶湾谁不知道。
老爹说,九爷那壶多值钱呀,他都舍得砸了,就是想要制一把更好的壶呢。你能把过去的事儿砸了,还怕以后没有好日子过吗?
李大才又是一惊,被老爹说激动了,随口说着,砸,一定砸,还要从心底里砸!
说着说着,李大才突然从大石头上站起来,瞌睡全没了。
西边的山上,已是夕阳染红了半边天空。这些,老爹看见了,李大才看见了,也许,一个村子里的人都看见了。
【小题1】文章为什么要写李大才的故事?A.文章开篇一“惊”一“砸”,呼应标题,直叙故事,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
B.文章中插叙部分交代茶壶的来历,详写制壶过程,略写人们对茶壶的喜爱。 |
C.文章中前面多次强调茶壶是九爷的命根子、宝贝,意在为后文砸壶蓄势铺垫。 |
D.文章中故事娓娓道来,语言表达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让人读来亲切自然。 |
E.“口里还冒着粗气呢,进门就喊九爷拿壶出来聊聊。”这句话写出了朋友看壶的急切心理,从正面表现了茶壶极富吸引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