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养创新的精气神
①最近,围棋“人机大战”在韩国首尔收官,韩国围棋九段棋手李世石败给人工智能围棋程序AlphaG0。对此,人们深受触动。今年全国两会上,创新成为代表委员热议的高频词。由此可见,在前沿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更加迫切需要涵养创新的精气神。
②创新从哪里来?首先就需要有那么一种对国家和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紧迫感与危机感。当年,钱学森为让祖国“挺直腰杆子”,执着于“两弹一星”研制,立下卓著功勋。焦裕禄为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在漫天风沙漫地碱的兰考创造出多种治沙新招。从根本上说,正是这一种报效祖国情牵百姓的理想与抱负,使无数人焕发出执着创新的勇气与锐气,踏平坎坷以成大道。
③然而,创新之路上,失败是最亲密的伙伴,理想与热情往往会遭遇无数次失败的无情打击。在相当意义上说,创新者的创新能力取决于个人的抗打击能力。有资料显示,科研创新的成功率仅为10%左右。如果没有对190多次失败的无畏,屠呦呦怎么能提取到青蒿素?倘若不能善待一次次失败,诺贝尔如何能发明炸药?一位著名画家说,所谓大师,其实是失败最多的人。创新是壮丽的探险,只有不惧困难和挫折,视失败为“在成功路上”,并以百折不挠的精神砥砺前行,方有可能踏着失败拾阶而上,直至梦想的顶峰。
④想出新办法的人在他的办法没有成功以前,人家总说他是异想天开。当遭遇失败,创新者最希望得到“别泄气,当初我比你失败次数还多”的理解,最渴望获得“没事,咱查明原因从头再来”的支持。宽容是一种智慧。从某种意义上讲,社会对失败的宽容度,决定着创新的成功率。一些高精尖企业之所以创新成果不断,原因之一就是失败不仅不会被嘲笑,反而会得到尊敬。有位院士回忆自己的创新之路时说,在他屡次失败后,正是恩师那句“我觉得你不是失败了,而是更接近成功了”的话,给了他坚持创新的耐心和信心。
⑤从根本上讲,创新文化的养成、创新氛围的形成,要靠体制机制的改革。有人说,中国人从不缺少创新的能力,关键是要激活创新的动力。某大学一位教授成立了一家设计公司,这位教授的研发团队获得公司95%的股份,学校占公司的股份仅为5%。创新体制的“天花板”被捅破后,研发团队积极性高涨,创新动力被激活,实现了创新成果对接需求、对接市场。公司成立仅一个多月,签约项目就达10多项。实践表明,敢于破除旧的体制机制障碍,创新的活力就会不断迸发。
⑥古人云,“日新之谓盛徳”。创新兴则国家兴,创造强则民族强。始终保持锐意创新的勇气、敢为人先的锐气、蓬勃向上的朝气,涵养创新的精气神,在迈向现代化的征途上,当代中国一定能实现爬坡、过坎、超车。
【小题1】下面对本文的中心论点,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A.在前沿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更加迫切需要涵养创新的精气神。 |
B.所谓大师,其实是失败最多的人。 |
C.拾阶而上,直至梦想的顶峰。 |
D.宽容是一种智慧。 |
A.焦裕禄为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在漫天风沙漫地碱的兰考创造出多种治沙新招。 |
B.当遭遇失败,创新者最希望得到“别泄气,当初我比你失败次数还多”的理解,最渴望获得“没事,咱查明原因从头再来”的支持。 |
C.有人说,中国人从不缺少创新的能力,关键是要固守旧的体制机制。实践表明,固守旧的体制机制,创新的活力就会不断迸发。 |
D.始终保持锐意创新的勇气、敢为人先的锐气、蓬勃向上的朝气,涵养创新的精气神,在迈向现代化的征途上,当代中国一定能实现爬坡、过坎、超车。 |
A.有资料显示,科研创新的成功率为90%左右。一些高精尖企业之所以创新成果不断,原因之一就是失败会被嘲笑,得不到尊敬。 |
B.第③段中画线的句子在选文中的表达效果:运用两个反问句,加强语气,肯定了屠呦呦、诺贝尔因无惧失败、善待失败才取得创新成功的事实。 |
C.第③段和第④段不能调换顺序,第③段论述了创新者的创新能力取决于个人的抗打击能力,第④段论述了社会对失败的宽容度决定着创新的成功率,两者是递进关系,调换后逻辑关系混乱,所以不能调换。 |
D.第⑤段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举某大学一位教授的研发团队因改革体制而激活创新动力的事例,具体有力地论证了创新文化的养成、创新氛围的形成要靠体制机制的改革的观点,进而论证了中心论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