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研究物质的性质与变化,我们要借助于化学实验。已知氢氧化钠溶液能充分吸收SO2、CO2气体,但是不能吸收一氧化碳气体。某学生实验小组做了以下几个实验:
(1)用V形玻璃管完成下面实验:

①如图1所示,往V形玻璃管A处注入H2O2溶液,在B处下方加热使硫粉燃烧,产生气体通入C处后排放的目的是____,写出A处反应的符号表达式:____。
②如图2所示,V形玻璃管A处盛浓氨水,B处放滴有无色酚酞试液的长滤纸条,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若另取一相同的V形玻璃管(含相同的实验用品),在A处稍加热,在更短的时间内可观察到上述现象,请从微观角度解释:____。
(2)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实验过程如下:

A将白磷放在燃烧匙内,塞好胶塞
B从长颈漏斗向瓶内迅速注入60℃的水至刚刚浸没白磷
C连接好注射器,向瓶内推入空气,瓶内水面下降,当白磷露出水面时立即燃烧,停止推入空气
D白磷熄灭后,瓶内水面上升,最后淹没白磷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白磷燃烧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
②对比步骤C中白磷露出水面前、后的现象,说明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
③中瓶内水面上升的原因是____。
(3)实验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①关闭K,打开甲的胶塞,点燃硫粉后迅速塞紧胶塞;②冷却至常温,将胶头滴管中的足量NaOH溶液挤入瓶中,震荡使反应充分;③打开K,观察乙中的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

A①中,硫燃烧呈淡蓝色火焰
B②中,甲装置内的气压减少,最终与大气压相等
C③中,乙中的长导管口处冒气泡
D甲装置中硫粉换成碳粉,则乙中长导管口可能冒出气泡很少
上一题 下一题 0.65难度 实验题 更新时间:2019-10-12 03:08:5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