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学生在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的主要步骤如下:①在大试管A中配制反应混合液;②按图甲所示连接装置(装置气密性良好),用小火均匀加热大试管5~10min;③待试管B收集到一定量产物后停止加热,撤去导管并用力振荡,然后静置待分层;④分离出乙酸乙酯层,洗涤、干燥。

已知乙醇可以与氯化钙反应,生成微溶于水的CaCl
2•6C
2H
5OH;无水硫酸钠易吸水形成硫酸钠结晶水合物。有关试剂的部分数据如下:
物质
| 熔点/℃
| 沸点/℃
| 密度/g•cm﹣3
|
乙醇
| ﹣117.3
| 78.5
| 0.789
|
乙酸
| 16.6
| 117.9
| 1.05
|
乙酸乙酯
| ﹣83.6
| 77.5
| 0.90
|
浓硫酸(98%)
|
| 338.0
| 1.84
|
(1) 请用同位素
18O示踪法确定反应产物水分子中氧原子的提供者,写出能表示
18O在反应前后位置变化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2)上述实验中饱和Na
2CO
3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3)写出步骤③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______。
(4)分离出乙酸乙酯层后,一般用饱和CaCl
2溶液洗涤,通过洗涤可除去的杂质是_____(填名称);干燥乙酸乙酯可选用的干燥剂为下列四个选项中的_____(填字母)。
a.P
2O
5 b.无水硫酸钠 c.碱石灰 d.NaOH固体
(5)某化学课外小组设计了图乙所示的装置制取乙酸乙酯(图中铁架台、铁夹、加热装置均已略去),与图甲装置相比,图乙装置的主要优点有___(填字母)。
a.增加了温度计,有利于控制反应温度
b.增加了分液漏斗,能随时补充反应混合液
c.增加了冷凝装置,有利于收集产物
d.反应容器容积大,容纳反应物的量多,反应速率加快
(6)实验中加入乙酸的质量为2.1 g,最终制得1.848 g乙酸乙酯,则乙酸的转化率为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