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乙酸乙酯是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广泛应用于化学工业。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的主要步骤如下:
①在甲试管(如图)中加入2mL浓硫酸、3mL乙醇和2mL乙酸的混合溶液。
②按如图连接好装置(装置气密性良好)并加入混合液,小火均匀地加热3—5min。
③待试管乙收集到一定量产物后停止加热,撤出试管并用力振荡,然后静置待分层。
④分离出乙酸乙酯层、洗涤、干燥。

(1)若实验中用乙酸和含18O的乙醇作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教材采用的实验装置不同,此装置中采用了球形干燥管,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试管中,混合溶液的加入顺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步骤②中需要用小火均匀加热,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上述实验中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填字母代号)。
A.反应掉乙酸和乙醇
B.反应掉乙酸并吸收乙醇
C.乙酸乙酯在饱和碳酸钠溶液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更小,有利于分层析出
D.加速酯的生成,提高其产率
(5)欲将乙试管中的物质分离开以得到乙酸乙酯,必须使用的仪器是____________;分离时,乙酸乙酯应该从仪器____________(填:“下口放”或“上口倒”)出。
(6)生成乙酸乙酯的反应是可逆反应,反应一段时间后,下列描述能说明乙醇与乙酸的酯化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有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混合物中各物质的浓度不再变化;
②单位时间里,生成1mol乙醇,同时生成1mol乙酸;
③单位时间里,生成1mol乙酸乙酯,同时生成1mol乙酸。
(7)为了证明浓硫酸在该反应中起到了催化剂和吸水剂的作用,某同学利用上图所示装置进行了以下4个实验。实验开始先用酒精灯微热3min,再加热使之微微沸腾3min。实验结束后充分振荡小试管Ⅱ再测有机层的厚度,实验记录如下:
实验编号
试管Ⅰ中试剂
试管Ⅱ中试剂
有机层的
厚度/cm
A
2mL乙醇、1mL乙酸、3mL 18mol·L−1浓硫酸
饱和Na2CO3溶液
3. 0
B
2mL乙醇、1mL乙酸、3mL H2O
0. 1
C
2mL乙醇、1mL乙酸、3mL 2mol·L−1 H2SO4
0. 6
D
2mL乙醇、1mL乙酸、盐酸
0. 6
 
①实验D的目的是与实验C相对照,证明H+对酯化反应具有催化作用。实验D中应加入盐酸的体积和浓度分别是_________mL和________mol·L−1
②分析实验_________(填实验编号)的数据,可以推测出浓H2SO4的吸水性提高了乙酸乙酯的产率。
(8)若现有乙酸90g,乙醇138g发生酯化反应得到88g乙酸乙酯,试计算该反应的产品产率为。___________(产率%=(实际产量/理论产量)×100%)
上一题 下一题 0.4难度 实验题 更新时间:2019-06-28 09:43:2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