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对制作糕点常用膨松剂Na
2CO
3或NaHCO
3进行了下列探究。
【查阅资料】
溶解度
| 10℃
| 20℃
| 30℃
| 40℃
|
Na2CO3
| 12.5g
| 21.5g
| 39.7g
| 49.0g
|
NaHCO3
| 8.1g
| 9.6g
| 11.1g
| 12.7g
|

【探究一】NaHCO
3和Na
2CO
3性质差异的探究
(1)现有20℃时溶质质量分数为8%的Na
2CO
3和NaHCO
3溶液酸碱性:取样于试管中,分别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均显_____色;酸碱度:NaHCO
3溶液________Na
2CO
3溶液(填“>”或”“<”)。
(2)稳定性:按下图,实验中可观察乙烧杯中的石灰水变浑浊,甲烧杯不变,则乙烧杯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论:在受热条件下,碳酸钠比碳酸氢钠稳定性______(填“强”或“弱”)。

(3)利用溶解度鉴别NaHCO
3和Na
2CO
3:分别取Xg两种固体粉末加入20℃,10g水中充分溶解,通过观察溶解现象来区分,X可以是下列的_______。(选填A、B或C)
A.1.5g B.0.96g C.0.5g
【探究二】测定NaHCO
3和Na
2CO
3混合物10.0g中NaHCO
3的质量分数(下图,夹持装置略)

【问题讨论】
(4)实验前先通一段时间的空气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A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没有装置E,NaHCO
3的质量分数测定结果会_____________(填“偏大”、“不变”或“偏小”)。
(6)停止加热后,仍继续通入空气一段时间,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含量测定】
(7)测得装置D的质量实验前为120.2g,实验后为122.4g,计算该样品中NaHCO
3的质量分数。(要有计算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拓展】
(8)向饱和的氯化钠溶液中通入氨气和二氧化碳,经过一系列变化,也可制得Na
2CO
3和一种铵盐。该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