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赏析)我国制碱工业的先驱—侯德榜,发明了将制碱与制氨结合起来的联合制碱法。生产过程是在饱和氨盐水中(NH
3和NaCl都达到饱和的溶液)通入 CO
2。
(查阅资料)(1)侯氏制碱法中主要反应:Ⅰ.NaCl+NH
3+CO
2+H
2O═NaHCO
3↓+NH
4Cl, Ⅱ.2NaHCO
3△Na
2CO
3+H
2O+CO
2↑。
(2) NaHCO
3和NH
4Cl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思考交流)(1)30℃时,NH
4Cl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与NaHCO
3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比,前者与后者的关系是_______(填字母)。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无法确定
(2)反应Ⅰ中生成物NaHCO
3和NH
4Cl的质量比为_______(不需化简)。
(3)氨盐水吸收CO
2后生成NaHCO
3和NH
4Cl,先结晶析出的物质是NaHCO
3,原因是________。
(实验探究)某小组以粗盐和碳酸氢铵(NH
4HCO
3)为原料,采用以下流程制备纯碱和NH
4Cl。

(1)粗盐中除了含有泥沙等不溶性杂质,还含有少量的MgCl
2等。若要除去粗盐中的MgCl
2,可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过滤,然后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盐酸。写出加入盐酸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2)过滤时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
(3)沉淀1表面常附有NH
4+、Cl
-等杂质,洗涤时最好选用下列______饱和溶液(填字母)。
A.NaCl B.NH
4Cl C. NH
4HCO
3 D.NaHCO
3(4)步骤X包括的操作有________、冷却结晶和过滤。
(拓展延伸)小华设计下图实验装置测定某纯碱样品(含少量杂质NaCl)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取一定量的样品与足量稀盐酸反应,通过测定生成CO
2的体积,计算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已知常温常压下CO
2的密度是1.977g/L)

(1)如果样品质量为5.3g,则实验中选用的量气管规格最合适的是_________(填字母)。
A.500mL B.1000 mL C.1500 mL D.2000mL
(2) 反应结束后锥形瓶中有CO
2残留,会导致测得的碳酸钠质量分数_________(填字母)。
A.偏大 B.偏小 C.无影响
(3)如果5.3g样品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2%,实验结束后将锥形瓶中溶液蒸干,则所得固体质量为__________(结果保留1位小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