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热碳酸氢铵时闻到了刺激性气味,引起了同学们对氨气的兴趣,决定对其进行探究。
(一)探究性质与变化
(实验方案)如图所示

(实验现象)
(1)实验一中的现象是_____。
(2)实验二中先滴入浓氨水,一段时间后,再滴入浓盐酸。滴入浓盐酸后观察到的现象是:①集气瓶中从下至上出现白烟,②_____(写一点)。
(实验结论)
(3)微观上,说明微粒具有的性质是_____。宏观上,从物质的性质或变化的角度分析,你得出的结论是_____(写一点)。
(反思与评价)
(4)实验二避免了实验一的不足,改进后的优点有_____(写一点)。
(二)验证氨气中氮、氢两种元素的质量比
(查阅资料)
(5)氨气在加热条件下能与氧化铜反应:2NH
3+3CuO

3X+N
2+3H
2O,X的化学式是_____。
(设计方案)如图所示:(假定氮气被完全吸收)

(数据处理与误差分析)
充分反应后,测得A、B、C三个装置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变化如下表所示
装置
| A
| B
| C
|
数据
| 减少了4.8g
| 增加了6.0g
| 增加了2.8g
|
(6)甲同学利用A、B、C三组装置所提供的数据,乙同学利用B、C两组装置所提供的数据,计算出的氮、氢元素的质量比都与理论值明显不符,分析产生误差的原因是_____。
(7)若用A、C两组装置所提供的数据计算,与理论值是否相符?写出简单的计算过程证明你的结论_____。
(三)探究用途与制法
(8)在一定条件下,可用氮气和氢气制得氨气。工业上常用氨气生产氮肥(NH
4)
2SO
4,施肥时,要避免与之混用的是_____(填序号)。
A.硝酸钾 B.草木灰(主要成分是K
2CO
3)
C.熟石灰 D.氯化钾
(9)工业上生产的(NH
4)
2SO
4中常常混有少量KCl,检验其是否含有KCl的操作方法是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