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陆老师带领同学们去实验室完成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A组同学对二氧化锰和氯酸钾的最佳质量比产生了好奇,于是设计了如下的实验:取20g氯酸钾,分成10等份,每份2g,分别装入10支试管中,在10支试管中分别加入不同质量的二氧化锰,分别测量二氧化锰与氯酸钾在不同质量比时,生成200mL氧气所用的时间,实验装置图和实验记录的数据如下:
实验编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二氧化锰的质量/g
| 0.1
| 0.2
| 0.33
| 0.4
| 0.5
| 0.66
| 1
| 1.3
| 2
| 3
|
二氧化锰与氯酸钾的 质量比
| 1:20
| 1:10
| 1:6
| 1:5
| 1:4
| 1:3
| 1:2
| 2:3
| 1:1
| 3:2
|
生成200mL氧气时间/秒
| 235
| 186
| 162
| 147
| 133
| 117
| 143
| 160
| 211
| 244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实验室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2)此实验中,收集气体前集气瓶内未装满水,对本实验的结果_____(填“有”或“没有”)影响。
(3)分析上述数据,你认为利用此法制取氧气,二氧化锰与氯酸钾的最佳质量比为_________。
在陆老师的指导下,A组同学将二氧化锰与氯酸钾以最佳质量比混合,成功的制取并收集了几瓶气体,但意外的发现制得的气体有刺激性气味,于是在陆老师的指导下对该气体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后产生的气体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
(1)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加热产生的气体只以单质形式存在;
(2)氯气(Cl
2)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能溶于水,能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
(猜想与假设)
猜想一:该气体为_____; 猜想二:该气体为Cl
2; 猜想三:该气体为Cl
2和O
2。
(实验探究)
序号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1)
| 小芳用排水集气法收集A、B两瓶气体,将带火星木条伸入A中;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伸入B中
| A中带火星木条复燃,B中淀粉碘化钾试纸不变色。
| 猜想_____成立
|
(2)
| 小兰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C、D两瓶气体,将带火星木条伸入C中,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伸入D中
| C中带火星木条___ (填“复燃”或“不复燃”),D中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
| 猜想三成立
|
(反思与评价)小虎认为小芳的结论不正确,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应用)
(1)若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后的少量固体,加入足量水溶解,过滤,滤液成紫红色,该现象说明该反应还生成了_____。
(2)MnO
2不仅能作催化剂还可以作反应物,实验室通常用MnO
2与浓盐酸共热制取Cl
2.请完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MnO
2+4HCl(浓)

MnCl
2+2_____+Cl
2↑。
(计算)12.25g纯净的氯酸钾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是_____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