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物质变化的本质。请完成下列问题:
(1)晋代葛洪所著《抱朴子》一书中记载有“丹砂烧之成水银”,丹砂指的是HgS.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以表示为(如图1所示):

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微粒“

”表示的物质属于_____(填“单质”或“化合物”)。
(2)由初中学习可知:中和反应的微观实质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了水分子,即:H
++OH
﹣=H
2O.像这种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离子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一般按以下步骤(以氯化镁溶液与氢氧化钾溶液反应为例):
I.写出氯化镁溶液与氢氧化钾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Ⅱ.把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写成离子形式,难溶的物质、气体和水等仍用化学式表示。上述方程式可改写成:Mg
2++2C1
﹣+2K
++2OH
﹣=Mg(OH)
2↓+2C1
﹣+2K
+;
Ⅲ.删去两边不参加反应的离子,即得离子方程式:Mg
2++2OH
﹣=Mg(OH)
2↓。
请回答:
①如图2是碳酸钠溶液和稀盐酸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请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
②写出一个与Fe+Cu
2+=Fe
2++Cu相对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③下列各组离子,在pH=3的无色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_____(填序号)。
A K
+、Fe
2+、Cl
﹣、SO
42﹣B Na
+、Ca
2+、NO
3﹣、OH
﹣C Na
+、Ca
2+、Cl
﹣、CO
32﹣D NH
4+、Ba
2+、Cl
﹣、NO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