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黑面包”实验中,蔗糖(C
12H
22O
11)变黑,体积膨胀,变成疏松的炭,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提出问题)改变糖的种类、浓硫酸的体积、水的滴数和温度是否会影响实验效果呢?
(进行实验)分别取5g糖粉进行实验,根据前2min的现象对实验效果进行评分,
记录如下:
表1实验记录
实验
| 糖
| 浓硫酸体积/mL
| 水的滴数
| 温度/℃
| 效果得分
|
1
| 蔗糖
| 4
| 5
| 22
| 65
|
2
| 蔗糖
| 5
| 10
| 30
| 81
|
3
| 蔗糖
| 6
| 15
| 50
| 93
|
4
| 冰糖
| 4
| 10
| 50
| 91
|
5
| 冰糖
| 5
| 15
| 22
| 88
|
6
| 冰糖
| a
| 5
| 30
| 75
|
7
| 葡萄糖
| 4
| 15
| 30
| 0
|
8
| 葡萄糖
| 5
| 5
| 50
| 0
|
9
| 葡萄糖
| 6
| 10
| 22
| 0
|
(处理数据)分析表1,计算效果得分均值,结果如下:
表2效果得分均值
因素
| 糖
| 浓硫酸体积/mL
| 水的滴数
| 温度/℃
|
蔗糖
| 冰糖
| 葡萄糖
| 4
| 5
| 6
| 5
| 10
| 15
| 22
| 30
| 50
|
均值
| 79.7
| 84.7
| 0
| 52.0
| 56.3
| 56.0
| 46.7
| 57.3
| 60.3
| 51.0
| 52.0
| 61.3
|
依据均值推断最佳实验方案,均值越高,效果越好。
(解释与结论)
(1)蔗糖变成黑色的炭,发生了______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2)推测放出的气体含SO
2,从元素守恒角度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6中,a为_____________mL。
(4)根据表2推断,“黑面包”实验最好选择5g冰糖、5mL浓硫酸、_____滴水和50℃
(反思与评价)
(5)表2中,22℃对应的均值为51.0,计算该值所依据的3个数据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6)综合分析,使实验3的效果得分高于实验4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