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甲、乙实验小组完成的相关实验。
甲小组:利用下图装置研究燃烧条件(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

步骤Ⅰ:烧杯中盛有80℃的热水,分别在燃烧匙和烧杯中导管口放置一小块白磷,塞紧瓶塞。
步骤Ⅱ:用注射器向瓶内推入适量H
2O
2溶液
(1)H
2O
2稀溶液与MnO
2接触时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
(2)实验中,推入H
2O
2溶液前,燃烧匙中的白磷不燃烧,原因是_____;推入H
2O
2溶液后,观察到烧杯中的现象是_____。
乙小组:哪些因素影响过氧化氢分解的速率?
实验序号
| H2O2溶 液浓度%
| H2O2溶液体积/mL
| 温度℃
| MnO2的用量/g
| 收集氧气的体积/mL
| 反应所需 的时间/s
|
①
| 5
| 1
| 20
| 0.1
| 4
| 16.75
|
②
| 15
| 1
| 20
| 0.1
| 4
| 6.04
|
③
| 30
| 5
| 35
|
| 2
| 49.21
|
④
| 30
| 5
| 55
|
| 2
| 10.76
|
(1)通过实验对比可知,化学反应速率与浓度和温度有关系。
(2)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微观粒子相互接触、碰撞的结果,化学反应速率与微观粒子相互接触、碰撞的概率有关。试从微观角度解释“反应物浓度越大,化学反应速率越快”的原因是:_____;
(3)用一定量15%的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为了减小反应速率,可加适量的水稀释,产生氧气的总重量_____(填“减小”或“不变”或“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