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纳米Fe/Ni复合材料能去除污染水体的NO
3−,Ni不参与反应。离子在材料表面的活性位点吸附后发生反应,活性位点被其他附着物占据会导致速率减慢(NH
4+无法占据活性位点)。反应过程如图所示:
(1)酸性环境中,纳米Fe/Ni去除NO
3−分两步,将步骤ii补充完整:

ⅰ.NO
3−+Fe+2H
+=NO
2−+Fe
2++H
2O
ⅱ.□
+□
+□H
+=□Fe
2++□
+□
______
(2)初始pH=2.0的废液反应15min后,出现大量白色絮状物,过滤后很快变成红褐色,结合化学用语解释整个变化过程的原因_________。
(3)水体初始pH会影响反应速率,不同pH的硝酸盐溶液与纳米Fe/Ni反应时,溶液中随时间的变化如图1所示。(注:c
0(NO
3−)为初始时NO
3−的浓度。)
①为达到最高去除率,应调水体的初始pH=______。
②t<15min,pH=2.0的溶液反应速率最快,t>15min,其反应速率迅速降低,原因分别是_______。

(4)总氮量指溶液中自由移动的所有含氮微粒浓度之和,纳米Fe/Ni处理某浓度硝酸盐溶液时,随时间的变化如图2所示。40min时总氮量较初始时下降,可能的原因是_____。
(5)利用电解无害化处理水体中的NO
3−,最终生成N
2逸出。其装置及转化图如图所示:

①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
②生成N
2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