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
【甲】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唐)太宗谓侍臣曰:“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意犹不足,征求无已,兼东西征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致亡灭。此皆朕所目见。故夙夜孜孜,惟欲清净,使天下无事。遂得徭役不兴,年谷丰稔,百姓安乐。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君能清净,百姓何得不安乐乎?”
(节选自《贞观政要》)
【注释】①侍臣:身边的大臣。京师:京城。此指隋朝京城大兴(令陕西西安市)。③炀帝:指隋朝末代皇帝杨广。④孜孜:勤恳的样子。⑤稔(rěn):丰收。
【小题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时时而
间进 (2)故
夙夜孜孜
【小题2】下列句子中 “之”与“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中的“之”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徐公来,孰视之 | B.臣之客欲有求于臣 | C.吾妻之美我者 | D.暮寝而思之 |
【小题3】翻译下列语句。
(1)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2)君能清净,百姓何得不安乐乎?
【小题4】出自甲段的一个成语是_____________,意思是:_______________
【小题5】甲乙两文谈论的都是治国问题,甲文中齐国“战胜于朝廷”的原因是______;乙文中唐太宗的治国之道是___________________。(用自己的话表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