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玉所在物理实验小组首先做了如下几个实验。
实验一:用手摸喉头,发声时,喉头在振动。
实验二:用薄塑料片在塑料梳子的齿上划动,发声时,感觉梳子在振动。
实验三:敲击音叉,把发声音叉的尖端接触水面,激起水花。
实验四:把钢尺的一端紧压在桌面上,另一端伸出桌面,拨动钢尺使它振动发声。
(1)他们发现这些发声物体的共同特征是________,物理学把这种由几个现象得到一个共同结论的方法称为____________法。
(2)音叉发声振动不易观察到,通过激起水花将振动放大反映出来,物理学上把这种方法称为________法。
(3)小玉发现,轻拨与重拨钢尺,钢尺发出声音的大小不同。她继续用钢尺探究声音的响度与振幅的关系,记录的现象如下表:

(4)小马发现小玉记录的现象有问题,请你帮他指出存在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经过改正后,他们得出了正确的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张发现塑料片快划与慢划发出声音的高低不同。他选择如图甲所示的器材进一步探究,但忘记记录现象了。请帮他完成实验记录:用薄塑料片在塑料梳子的齿上划两次,第一次快些,第二次慢些,则第________次发出的声音的音调高;如图乙所示,用薄塑料片在
A、
B两把塑料梳子的齿上用同样的速度各划一次,则______(选填“
A”或“
B”)梳子发出的声音的音调高。

(6)小马等同学在探究出上述问题之后,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声音是怎样从发声物体传播到远处的?
针对这一问题,他们经过认真的思考,提出了两种猜想:①声音要传播出去,需要东西做介质;②声音要传播出去,不需要任何东西做介质。
究竟哪一种猜想是正确的呢?小明他们进行了如下的两个实验:
A.两张课桌紧紧挨在一起,小丽轻敲桌面,小冬把耳朵贴在另一张桌子上;
B.将两张桌子拉开,又进行了一次实验。
小马发现这两个小实验的结果不同,其不同的地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得出的实验结论验证了其中猜想________(选填“①”或“②”)是正确的。
探究问题的过程通常有下列步骤:A.猜想假设;B.分析归纳;C.得出结论;D.实验研究;E.提出问题。
你认为小马他们的后一次探究活动依次采取的步骤是____________。(填步骤前的英文字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