恨别
杜甫
洛城①一别四千里,胡骑②长驱五六年。
草木变衰行剑外③,兵戈阻绝老江边。
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
闻道河阳近乘胜,司徒④急为破幽燕。
(注)①洛城:洛阳。②胡骑:指安史之乱的叛军。③剑外:剑阁以南,这里指蜀地。④司徒:指李光弼,他当时任检校司徒。上元元年(760)三月,检校司徒李光弼破安太清于怀州城下。四月,又破史思明于河阳西渚。当时李光弼又急欲直捣叛军老巢幽燕,以打破相持局面。
【小题1】下列对诗歌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领起“恨别”,点明思家、忧国的题旨。“四千里”,恨离家之远;“五六年”,伤战乱之久。 |
B.颔联中“草木变衰”写出了草木的盛衰变易,承上句的“五六年”,暗示入蜀已有多年,同时也与下一句的“老”相呼应,暗比诗人自己的飘零憔悴。 |
C.颈联通过“宵立昼眠,忧而反常”的生活细节描写,曲折地表达了思家忆弟的深情。 |
D.尾联抒发了诗人听到唐军已破幽燕、平叛乱的喜悦心情。 |
【小题2】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人坐卧不宁的举动,正委婉曲折地表现了怀念亲人的无限情思,突出了题意的“恨别”。 |
B.这首诗以充满希望之句作结,感情由欢快转为悲凉,显示了诗人胸怀的开阔。 |
C.这首七律用简朴优美的语言叙事抒情,言近旨远,词浅情深。 |
D.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流落他乡的感慨和对故园、骨肉的怀念,表达了诗人希望早日平定叛乱的爱国思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