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甲文: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乙文: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小题1】下面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亦不可以已乎 故天将降大任于人也
B.故天将降大任是人也 万钟我何加焉
C.困于心衡于虑后作   然后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也
D.今为宫室之美之     公输盘为我云梯
【小题2】翻译句子
①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②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小题3】下列对文段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甲文强调做人要坚守礼义,不为名利所动;乙文则讲明了逆境造就人才的道理。
B.甲文告诉我们:对于人来说,尊严比生死更重要;乙文告诉我们:战胜苦难是取得成功的唯一条件。
C.甲文警示我们:在生死和礼义面前,蝇头小利可以考验人的品德;乙文启发我们:增强抗挫折能力,可以使人的性情更加坚韧。
D.两则文段都用了排比和对比的手法,论证严密,说理透彻,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
上一题 下一题 0.4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8-11-13 11:14:3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