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阅读下面的古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费书出看。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注释)①管宁、华歆:管宁,管仲的后人,汉末魏初高士,自幼好学,饱读经书,一生不慕名利。华歆,汉末魏初时名士,曹魏重臣。②捉:捡、拾。③尝:曾经。④轩冕:古时大夫以上官员的车乘和冕服,后借指官位爵禄。
【小题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字词的意思。
(1)日中(________)
(2)相而去(________)
(3)元方入门不(________)
(4)宁读书如(________)
【小题2】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2)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小题3】(甲)文陈元芳最后对父亲的友人是“入门不顾”,(乙)文管宁最终和华歆“割席分坐”,如果你是陈元芳、管宁,你会怎么做?并说说你这么做的理由。
上一题 下一题 0.65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8-12-02 04:10:2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