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一窗光影
宫利民
①一生中,总有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事情被我们忽视。可是,忽然有一天,当我们自身也成为那些被忽视的小事里的主角时,才知道这些看似简单的小事里蕴含着的,却是暖融融的深情……
②记得上小学时的家,是让现在的人们每每回想起来感觉特温馨的那种。墙体中间是空的,里外两侧横钉着木条,再用剁成小段的千草和着黄泥均匀地抹上。当泥风干后,墙上的草清晰可见,杂乱无章地把没有筋骨的黄泥连成一片,成为我们抵御风寒的屏障。小时家里穷,大多数家庭都不讲究屋内装饰,天棚和墙都是用旧报纸糊的,“找字”便是我儿时常玩的游戏。
③在那个年月,父母虽然不辞辛劳地忙碌着,可生活依然模式般地向前运行。母亲的身体很差,却像男人一样上班出力干活。
④那时,年幼的我们远没有现在的孩子如小皇帝一般备受父母长辈们娇宠,上下学都是靠自己的小腿小脚不知疲劳地丈量着家和学校之间的距离,风雨兼程。
⑤北方的冬天,是最难挨的。一入冬,淘气的我们总爱往雪深处跑,棉手套、棉鞋里都灌满了雪。当走进燃着火炉的教室后,雪便化成了水,手套、棉鞋都被浸湿。放学后,走在回家的路上,一会儿工夫它们就被冻得硬邦邦的,完全失去了保温的作用,手脚也冻得生疼,眼泪直往下落。常常是回到家后,母亲马上用雪为我搓手搓脚,好一阵儿才能缓过来。冬天白昼特别短,家离学校又远,每当到家时天已经擦黑了。推开院门,映入眼帘的总是屋顶上裊袅的炊烟和跳跃不定的一窗烛光。
⑥那烛光一直陪我度过了不知愁滋味的少年时光……
⑦还记得,刚参加工作时,喜欢唱歌的我参加了厂里的文工团。白天上班,晚上排练。当排练结束走出单位时,朦朦胧胧的月色静谧而安宁,仿佛一切生命都静止了。只听见自己“嚓嚓”的脚步声。走着走着,忽然,这处传来几声大映,音色完美,高龙回夜、也许是睡眼惺忪的夜风,惊醒了沉睡中的看家狗,几声完美的亮音之后,一切又归于静寂。然而,像这样富有韵味的夜景极少,大都是黑夜遮目,草见路人,甚至排练时存留的热情也化作一缕微凤飄散在夜的市幕里了。
⑧归心似箭。推开院门,映入眼帘的是泛着黄晕的一窗灯光……
⑨转眼,已为人父。积劳成疾的母亲最终没有经受住病痛的折磨,撒手人寰。
⑩人生对于我来说是一种跨越式的变化,昨天,还拉着女儿稚嫩的小手走在家乡泥土芬芳的小路上,而今,却站在处处洋溢着古朴园林文化气息的苏州目送着女儿踏上求学的征途。
11女儿上高中时住校,周五回来。每当坐公交回到家时,夜色早已悄悄地涂满玻璃窗。一次,我做完晚饭等女儿归来,看见客厅的灯亮着,便顺手关掉了。妻子从卧室里出来见客厅黑漆漆的就又把灯打开了。我说:“浪费电,关了吧。”可妻子言语深长:“让灯亮着,孩子看见了知道我们在家等她,安心,上楼时不会着急……
12听了妻子的话,我心怦然,原来,那夜色中的一窗光亮,是母亲的守候,是母亲的温情,是母爱的释放……
13想起了母亲……
14想起了母亲为我亮着的一窗光影……
(选自《思维与智慧》,有删改)
【小题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中描述了哪几处让“我”深有感触的“一窗光影”。
【小题2】简要赏析第五段中画横线的句子:常常是回到家后,母亲马上用雪为我搓手搓脚,好一阵儿才能缓过来。
【小题3】解释第四段中加点词语的含意和作用。
【小题4】结合选文内容,简要分析“我”的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小题5】结合文章内容,具体说说题目“一窗光影”有哪些方面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