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阅读甲、乙两篇文言文,回答下列小题。
(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陶弘景《与谢中书书》)
(乙)登百丈山三里许,右俯绝壑,左控垂崖,垒石为磴,十余级乃得度。山之胜,盖自此始。循磴而东,即得小涧。水皆清澈,自高淙下,其声溅溅然。
出山门而东十许步,得石台。下临峭岸,深昧险绝。于林薄间东南望,见瀑布自前岩穴瀵涌而出,投空下数十尺。其沫乃如散珠喷雾,日光烛之,璀璨夺目,不可正视。台当山西南缺,前揖芦山,一峰独秀出,而数百里间峰峦高下,亦皆历历在眼。日薄西山,余光横照,紫翠重叠,不可殚数。旦起下视,白云满川,如海波起伏;而远近诸山出其中者,皆若飞浮往来,或涌或没,顷刻万变。台东径断,乡人凿石容磴以度,而作神祠于其东,水旱祷焉。畏险者或不敢度。然山之可观者,至是则亦穷矣。
(节选自朱熹《百丈山记》)
(注释)①磴(dèng):山路上的石台阶。②昧:昏暗。③林薄:草木丛杂的地方。④瀵(fèn)涌:喷涌。⑤当:正对着。⑥揖:如人作揖,这里是“对”的意思。⑦殚(dān):尽。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夕日欲(______)   (2)未复有能其奇者(______)
(3)日光之(______)   (4)日西山(______)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四时俱前人之述矣(《岳阳楼记》)
B.林薄间东南望   泻出两峰之间者(《醉翁亭记》)
C.实是欲界仙都   辍耕垄上(《陈涉世家》)
D.深昧险率妻子邑人来此境(《桃花源记》)
【小题3】翻译下列句子。
然山之可观者,至是则亦穷矣。
【小题4】请结合具体内容说说,两篇选文在写景手法上有何相同之处。
上一题 下一题 0.4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8-12-13 09:16:5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