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张岱《湖心亭看雪》)
(乙)丁卯四月,余读书天瓦庵,午后同二三友人绝顶,看落照。一友曰:“少需之,俟月出去。胜期难再得,纵遇虎,亦命也。且虎亦有道,夜则下山觅豚犬食耳,渠上山亦看月耶?”语亦有理。四人踞坐金简石上。是日,月正望日没月出山中草木都发光怪悄然生恐。月白路明,相与策杖而下。行未数武,半山嘄呼,乃余苍头同山僧七八人,持火燎、靿刀、木棍,疑余辈遇虎失路,缘山叫喊耳。余接声应,奔而上,扶掖下之。次日,山背有人言:“昨晚更定,有火燎数十把,大盗百余人。”吾辈匿笑不之语。
(节选自张岱《炉峰月》)
(注解)①俟:等到。②有道:这里指有常规。③渠:岂,难道。④武:半步。⑤嘄(jiāo):叫喊。⑥苍头:奴仆。⑦火燎:火炬。靿刀:插在靴筒里的短刀。
【小题1】下列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月正/望日没月/出山中/草木都发光/怪悄然生恐。
B.月正望日/没月出山中草木/都发光/怪悄然生恐。
C.月正望/日没月出/山中草木都发光怪/悄然生恐。
D.月正望日没/月出山中草木/都发光怪/悄然生恐。
【小题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湖中人鸟声俱   午后同二三友人
B.上下友曰
C.相与杖而下 之不以其道
D.日更定矣 当
【小题3】对甲乙两文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甲文“湖中人鸟声俱绝”,作者妙在不从视觉写大雪,而通过听觉来写,一个“绝”字,传出冰天雪地、万籁无声的森然寒意。
B.月亮圆的那一天,通常指旧历每月十五日为“望日”,所以据此推测乙文中,作者与朋友在四月月圆那天,傍晚赏落日,坐山上等月出赏月。
C.甲文舟子说作者“痴”,作者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雅情雅致。乙文中作者与友人不顾危险,夜晚赏月,这不同于在西湖赏雪时的闲雅心境。
D.甲文使用白描手法写雪景,宛如中国画中的写意山水,简洁概括,悠远脱俗。乙文写月光,突出了月光的皎洁明亮,让人心旷神怡。
【小题4】用现代汉语表达下列句子。
(1)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2)夜则下山觅豚犬食耳,渠上山亦看月耶?
【小题5】两段文字都是作者夜游赏景的经历,作者的心境有何不同?
上一题 下一题 0.65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8-12-15 12:46:1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