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诸葛亮《诫子书》)
(乙)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谈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选自《<论语)十二章》)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非淡泊无以志  
(2)非学无以广才 
(3)不亦乎    
(4)问而近思
【小题2】翻译下列句子。
(1)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2)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小题3】(甲)文中,作者概括了做人治学的经验,着重围绕一个“_____ ”字加以论述,同时把失败归结为一个“_____”字,对比鲜明。(乙)文中则强调在学习过程中应将“学”与“_____”结合起来。
【小题4】这两篇文章都讲到了一个共同的话题,即“志”,结合《诫子书》和《(论语)十二章》(节选),谈谈你是如何理解“志”与“学”的关系的。
上一题 下一题 0.65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01-30 08:16:1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